1、防爆基本概念1.1 內置系統:設備營口認證咨詢含有可燃性物質并可能形成內釋放源的部分。1.2內釋放源:外殼內的某點或部位,從這些地方可燃性物質能夠以可燃性氣體、蒸汽或液體的形式釋放到正壓外殼內,并能與周圍的空氣形成爆炸性氣體環境。1.4正壓保護:用保持外殼內部保護氣體的壓力高于外部壓力,以阻止外部爆炸性氣體進入外殼的方法。1.5靜態正壓保護:不添加保護氣體而保持危險場所中正壓外殼內的正壓值的保護方法。1.6 px型:將正壓外殼內的保護級別從Gb級或Mb級降至非危險的正壓保護。(可用于I類設備)1.7 py型:將正壓外殼內認證咨詢公司的保護級別從Gb級降至Gc級認證咨詢公司的正壓保護。1.8 pz型:將正壓外殼內的保護級別從Gc級降至非危險的正壓保護。
1、定義:1.1L:從隔爆外殼內部通過接合面到隔爆外殼外部的最短通路。1.2L:當隔爆接合面L被組裝隔爆外殼部件的緊固螺栓分隔時,營口認證咨詢隔爆接合面的最短通路。1.3壓力重疊:由于在外殼的一個空間或間隔內發生點燃,造成另一個空腔或間隔唄預壓的氣體混合物點燃時呈現的狀態(具體解釋:爆炸性氣體被點燃后將產生火焰和沖擊波,例如氫氣的火焰傳播速度2.58m/s,沖擊波速280m/s,這就是預壓產生的原因,它能使其它空間內的爆炸壓力暴增,超過外殼承受值。大多數氣體最大爆炸壓力0.6-0.8,有壓力重疊會達到3Mpa。外殼分幾個空腔,以小孔相通,這種結構盡量避免。)2、隔爆接合面:2.1通用要求:隔爆面應進行防銹處理;隔爆面不允許涂漆或噴塑;隔爆面可被電鍍,金屬鍍層不應超過0.008mm。2.2非螺紋接合面:表1、表2。2.2.1過盈配合2.2.2 粗糙度2.2.3 L=c+d結構 圖22.2.4 l值:圖3、圖4、圖5、圖62.2.5乙炔環境用平面接合面:間隙≤0.04;L≥9.5;容積≤500cm3。2.3螺紋接合面:表3、表4。2.4襯墊(包括O型圈):保證原有隔爆面的尺寸。2.5粘接接合面:2.5.1膠的耐熱認證咨詢公司、耐寒試驗。2.5.2機械強度不能僅依靠膠的粘接性。2.5.3 V≤10cm3時,不小于3mm;10cm3<V≤100cm3時,不小于6mm;V>10cm3時,不小于10mm;2.6操縱桿:如果直徑超過表1、表2規定的最小接合面寬度,其接合面的寬度應至少等于其直徑,但不必超過25mm。
由于時間關系防爆,營口認證咨詢只針對本標準容量小于25Ah的原電池和蓄電池做補充講解(上述充砂型標準里有提及)。再有時間可做如下講解:1、電氣連接件的要求。2、電氣間隙、爬電距離的要求。3、增安型電機的特殊要求:氣隙、火花評定、tE值計算等。4、增安型電阻加熱器的特殊要求。5、增安型認證咨詢公司對接線端子的要求。增安型 “e” 電機與無火花型 “nA” 電機在大體結構上是非常相似的,甚至在試驗項目和檢驗要求方面都比較接近認證咨詢公司,很多人對這兩種防爆型式電機的要求不能準確區分,在此做一下簡單的對比,以期拋磚引玉讓大家能夠深入探討這兩種防爆電機的區別。
基本概念:1.1 內置系統:設備含有可燃性物質并可能形成內釋放源的部分營口認證咨詢。1.2內釋放源:外殼內的某點或部位,從這些地方可燃性物質能夠以可燃性氣體、蒸汽或液體的形式釋放到正壓外殼內,并能與周圍的空氣形成爆炸性氣體環境。1.4正壓保護:用保持外殼內部保護氣體的壓力高于外部壓力以阻止外部爆炸性氣體進入外殼的方法。1.5靜態正壓保護:不添加保護氣體而保持危險場所中正壓外殼內的正壓值的保護方法。1.6 px型:將正壓外殼內的保護級別從認證咨詢公司Gb級或Mb級降至非危險的正壓保護。(可用于I類設備)1.7 py型:認證咨詢公司將正壓外殼內的保護級別從Gb級降至Gc級的正壓保護。1.8 pz型:將正壓外殼內的保護級別從Gc級降至非危險的正壓保護。